<button id="gp8il"><object id="gp8il"></object></button>
  • <th id="gp8il"><pre id="gp8il"></pre></th>
    1. <rp id="gp8il"><object id="gp8il"><listing id="gp8il"></listing></object></rp>
    2. <rp id="gp8il"></rp>

      智研咨詢 旗下產業信息門戶

      2022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全景速覽:行業集中度高,寡頭競爭格局保持不變[圖]

      摘要:

       

      一、發展環境:下游產業不斷發展,市場需求空間廣闊

       

      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老化、阻燃性能好、隔音隔熱等特點,建筑行業中,玻璃纖維及制品可被廣泛用于制造多種建筑材料,如:增強混凝土、復合材料墻體、保溫紗窗與裝飾、FRP鋼筋、衛浴、游泳池頂棚、采光板、FRP瓦、門板、冷卻塔等。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總產值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其中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31.2萬億元,同比增長6.5%。下游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可以帶動中游玻璃纖維行業的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建筑業市場規模仍將繼續擴張,未來在玻璃纖維滲透率不斷上升的趨勢下,建筑業的新增需求規模將直接拉動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的需求增長。

       

      二、發展現狀:國產能穩步擴張,進出口規模同步縮減

       

      玻璃纖維是非常好的金屬材料替代材料,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玻璃纖維成為建筑、交通、電子、電氣、化工、冶金、環境保護、國防等行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因此,玻璃纖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玻璃纖維行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動力來自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拉動。國際市場的擴大,既有總需求增長的因素,也有來自國際企業前期因利潤率較低退出行業后,給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留下的發展空間;而國內市場的增長,則是來自下游消費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玻璃纖維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玻纖生產國。近年來,我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逐年穩步增長,根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達到687萬噸,增速10.1%,相較2012年國內玻璃纖維年產量增長了399萬噸。

       

      三、市場格局:行業集中度高,寡頭競爭格局保持不變

       

      當前全球和我國的玻璃纖維市場集中度整體較高,行業較高的進入壁壘和下游復合材料行業對玻纖成本、品牌、品質、企業知名度的重視,以及龍頭企業成本逐步下降、產能持續擴張,使現有競爭格局難以被打破。全球范圍來看,玻纖制造領先的企業主要有中國巨石、泰山玻璃纖維、重慶國際復合材料、美國歐文斯科寧、日本電氣硝子公司、美國佳斯邁威,這六大玻纖生產企業的玻纖年產能合計占到全球玻纖總產能的68%。從國內來看,自2000年以來,中國玻纖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我國玻纖行業企業龍頭為中國巨石,玻璃纖維行業產量集中度較高,2020年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產量CR3占比達到72%,CR5占比達到83%,2021年我國五大玻纖生產企業的玻纖年產能合計占到國內玻纖產能的81%。隨著中國玻纖企業的迅速崛起,世界玻纖格局正不斷被改變。

       

      四、發展趨勢: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高端材料進口依賴度降低

       

      當前,全球玻纖生產消費大國主要是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其人均玻纖消費量較高。與國際相比,我國玻纖產品品種規格少,應用范圍窄,人均玻纖消費量較低。但這些情況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我國的玻纖產業還存在大量市場空間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應用領域,許多細分市場甚至根本未被開發。同時,國內優秀的玻璃纖維行業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玻璃纖維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玻璃纖維行業中的翹楚。長遠來看,中東、亞太基礎設施的加強和改造,對玻纖需求增加了很大的數量,隨著全球在玻纖改性塑料、運動器材、航空航天等方面對玻纖的需求不斷增長,玻纖行業前景仍然樂觀。另外玻纖的應用領域又擴展到風電市場,這將是玻纖未來發展的一個亮點。能源危機促使各國尋求新能源,風能成為如今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在風電領域也開始加大力度投資。隨著我國玻纖制造企業生產工藝的逐步創新突破,以及國內對玻纖及其制品的應用范圍日趨廣泛,未來我國玻璃纖維市場空間廣闊,玻纖及其制品需求規模將呈持續增長態勢。

       

      關鍵詞:玻璃纖維發展環境、玻璃纖維發展現狀、玻璃纖維市場格局、玻璃纖維發展趨勢

       

      一、發展環境:下游產業不斷發展,市場需求空間廣闊

       

      玻璃纖維(Fiberglass),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種類繁多,優點是絕緣性好、耐熱性強、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高,但缺點是性脆,耐磨性較差。它是以葉臘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鈣石、硼鎂石六種礦石為原料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織布等工藝制造成的,其單絲的直徑為幾個微米到二十幾個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 1/20-1/5 ,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玻璃纖維通常用作復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電路基板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我國目前已形成玻璃纖維(原紗)、玻纖制品和玻纖復合材料完整產業鏈。上游為玻纖生產提供必要的原材料,涉及礦石采掘、能源、化工等行業。玻纖生產位于產業鏈中游,通過對上游原材料的運用,加以獨特的工藝,生產出玻璃纖維紗和玻纖紡織、無紡制品等,這些產品經過進一步深加工,成為終端復合材料制品。下游應用領域涉及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電子電氣及新能源等產業。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我國目前已形成玻璃纖維(原紗)、玻纖制品和玻纖復合材料完整產業鏈。上游為玻纖生產提供必要的原材料,涉及礦石采掘、能源、化工等行業。玻纖生產位于產業鏈中游,通過對上游原材料的運用,加以獨特的工藝,生產出玻璃纖維紗和玻纖紡織、無紡制品等,這些產品經過進一步深加工,成為終端復合材料制品。下游應用領域涉及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電子電氣及新能源等產業。

       

      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老化、阻燃性能好、隔音隔熱等特點,建筑行業中,玻璃纖維及制品可被廣泛用于制造多種建筑材料,如:增強混凝土、復合材料墻體、保溫紗窗與裝飾、FRP鋼筋、衛浴、游泳池頂棚、采光板、FRP瓦、門板、冷卻塔等。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總產值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其中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31.2萬億元,同比增長6.5%。下游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可以帶動中游玻璃纖維行業的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建筑業市場規模仍將繼續擴張,未來在玻璃纖維滲透率不斷上升的趨勢下,建筑業的新增需求規模將直接拉動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的需求增長。

      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老化、阻燃性能好、隔音隔熱等特點,建筑行業中,玻璃纖維及制品可被廣泛用于制造多種建筑材料,如:增強混凝土、復合材料墻體、保溫紗窗與裝飾、FRP鋼筋、衛浴、游泳池頂棚、采光板、FRP瓦、門板、冷卻塔等。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總產值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其中2022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31.2萬億元,同比增長6.5%。下游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可以帶動中游玻璃纖維行業的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建筑業市場規模仍將繼續擴張,未來在玻璃纖維滲透率不斷上升的趨勢下,建筑業的新增需求規模將直接拉動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的需求增長。

       

      由于玻璃纖維具有優越的增強效果、重量輕等特點,在風電產業中被用于制造玻璃鋼葉片和機組罩等。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發展迅速,全國風電裝機量逐年穩定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2022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及累計風電裝機容量整體均保持增長走勢。其中,2022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7.63GW,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65.44GW。隨著未來國家政策推進風電行業迅速發展,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將直接拉動玻璃纖維需求規模的增加。

      由于玻璃纖維具有優越的增強效果、重量輕等特點,在風電產業中被用于制造玻璃鋼葉片和機組罩等。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發展迅速,全國風電裝機量逐年穩定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2022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及累計風電裝機容量整體均保持增長走勢。其中,2022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7.63GW,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65.44GW。隨著未來國家政策推進風電行業迅速發展,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將直接拉動玻璃纖維需求規模的增加。

       

      在汽車行業中,汽車前后保險杠、擋泥板、發動機蓋板、卡車頂棚/汽車儀表盤、座椅、駕駛艙、裝飾/汽車電子電器元件等都離不開玻璃纖維材料。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且購買力不斷增強,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的消費支出占比不斷提升,為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2-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整體呈同步上升趨勢。其中,汽車產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2902萬輛,到2021年全國汽車產量為2653萬輛,同比增長4.78%,相較2012年汽車年產量增長了725萬輛。全國汽車銷量也在2017年達到峰值2888萬輛,到2021年全國汽車銷量為2627萬輛,同比增長3.79%,相較2012年汽車年銷量增長了696萬輛。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延續了2021年的增長態勢。汽車行業的穩定發展為玻璃纖維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在汽車行業中,汽車前后保險杠、擋泥板、發動機蓋板、卡車頂棚/汽車儀表盤、座椅、駕駛艙、裝飾/汽車電子電器元件等都離不開玻璃纖維材料。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且購買力不斷增強,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的消費支出占比不斷提升,為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2-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整體呈同步上升趨勢。其中,汽車產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2902萬輛,到2021年全國汽車產量為2653萬輛,同比增長4.78%,相較2012年汽車年產量增長了725萬輛。全國汽車銷量也在2017年達到峰值2888萬輛,到2021年全國汽車銷量為2627萬輛,同比增長3.79%,相較2012年汽車年銷量增長了696萬輛。2022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延續了2021年的增長態勢。汽車行業的穩定發展為玻璃纖維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二、發展現狀:國產能穩步擴張,進出口規模同步縮減

       

      玻璃纖維是非常好的金屬材料替代材料,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玻璃纖維成為建筑、交通、電子、電氣、化工、冶金、環境保護、國防等行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因此,玻璃纖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玻璃纖維行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動力來自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拉動。國際市場的擴大,既有總需求增長的因素,也有來自國際企業前期因利潤率較低退出行業后,給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留下的發展空間;而國內市場的增長,則是來自下游消費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玻璃纖維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玻纖生產國。近年來,我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逐年穩步增長,根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達到687萬噸,增速10.1%,相較2012年國內玻璃纖維年產量增長了399萬噸。

      玻璃纖維是非常好的金屬材料替代材料,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玻璃纖維成為建筑、交通、電子、電氣、化工、冶金、環境保護、國防等行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因此,玻璃纖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中國玻璃纖維行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動力來自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拉動。國際市場的擴大,既有總需求增長的因素,也有來自國際企業前期因利潤率較低退出行業后,給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留下的發展空間;而國內市場的增長,則是來自下游消費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玻璃纖維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玻纖生產國。近年來,我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逐年穩步增長,根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玻璃纖維紗產量達到687萬噸,增速10.1%,相較2012年國內玻璃纖維年產量增長了399萬噸。

       

      玻璃纖維生產工藝有兩種:兩次成型-坩堝拉絲法,一次成型-池窯拉絲法。坩堝拉絲法工藝有能耗高、成型工藝不穩定、勞動生產率低等種種弊端,基本被大型玻纖生產廠家淘汰。池窯拉絲法工藝工序簡單、節能降耗、成型穩定、高效高產,便于大規模全自動化生產,成為國際主流生產工藝,用該工藝生產的玻璃纖維約占全球產量的90%以上。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2022年期間全國玻璃纖維制品池窯紗產量呈連年上漲態勢,且池窯紗占玻璃纖維產量比重整體持波動上升走勢,占據玻璃纖維制品最大比重。2022年全國玻璃纖維池窯紗產量達到644萬噸,增速11%,比2012年池窯紗年產量增長392萬噸,且池窯紗占玻璃纖維產量比重高達93.7%,比2012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

      玻璃纖維生產工藝有兩種:兩次成型-坩堝拉絲法,一次成型-池窯拉絲法。坩堝拉絲法工藝有能耗高、成型工藝不穩定、勞動生產率低等種種弊端,基本被大型玻纖生產廠家淘汰。池窯拉絲法工藝工序簡單、節能降耗、成型穩定、高效高產,便于大規模全自動化生產,成為國際主流生產工藝,用該工藝生產的玻璃纖維約占全球產量的90%以上。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2022年期間全國玻璃纖維制品池窯紗產量呈連年上漲態勢,且池窯紗占玻璃纖維產量比重整體持波動上升走勢,占據玻璃纖維制品最大比重。2022年全國玻璃纖維池窯紗產量達到644萬噸,增速11%,比2012年池窯紗年產量增長392萬噸,且池窯紗占玻璃纖維產量比重高達93.7%,比2012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

       

      從玻璃纖維細分產品情況來看,2021年我國電子布及氈制品總產量為80.6萬噸,同比增長12.9%;工業用氈布制品總產量為72.2萬噸,增速10.6%;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總產量584萬噸,同比增長14.5%??梢娢覈AЮw維制品中細分產品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產量最大,且增速較快,目前我國玻纖復材主要應用于建筑行業、風電、汽車、電子等,隨著下游市場對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需求擴大,其產量也將不斷提升。

      從玻璃纖維細分產品情況來看,2021年我國電子布及氈制品總產量為80.6萬噸,同比增長12.9%;工業用氈布制品總產量為72.2萬噸,增速10.6%;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總產量584萬噸,同比增長14.5%??梢娢覈AЮw維制品中細分產品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產量最大,且增速較快,目前我國玻纖復材主要應用于建筑行業、風電、汽車、電子等,隨著下游市場對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品需求擴大,其產量也將不斷提升。

       

      從進出口數量情況來看,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年玻璃纖維及其制品進出口數據均較上年縮減。從出口端看,由于2022年我國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產能有所增加,基于行情疲軟,國內廠商陸續通過價格下調以刺激出貨,但海外市場玻纖及其制品的需求熱度持續降溫,在很大程度上對國內訂單量產生影響,因而玻纖及其制品出口數量下滑。從進口端來看,2022年我國玻纖內需也存在縮水,訂單增量受限,導致對玻纖及其制品的進口積極性轉淡。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口總量為9.33萬噸,進口金額28.14億元;出口總量為112.69萬噸,出口金額98.48億元,其中出口量比進口量高出103.36萬噸。

       

      從進出口均價情況來看,由于我國當前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生產技術和研發水平仍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玻璃纖維及其制品地出口多以粗紗等低端產品為主,而極細紗、性能及穩定性較好地電子紗等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因而我國玻璃纖維及其制品進口價格明顯高過出口價格,且在2017-2020年期間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出口均價差距呈縮小走勢,在2020年后至今,進出口均價差距逐漸擴大。2022年全國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口均價3.02萬元/噸,同比上升63.5%;出口均價0.87萬元/噸,同比下滑6.3%,平均每噸玻璃纖維及制品的進口價格比出口價格高出2.14萬元。

      從進出口均價情況來看,由于我國當前玻璃纖維及其制品生產技術和研發水平仍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玻璃纖維及其制品地出口多以粗紗等低端產品為主,而極細紗、性能及穩定性較好地電子紗等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因而我國玻璃纖維及其制品進口價格明顯高過出口價格,且在2017-2020年期間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出口均價差距呈縮小走勢,在2020年后至今,進出口均價差距逐漸擴大。2022年全國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口均價3.02萬元/噸,同比上升63.5%;出口均價0.87萬元/噸,同比下滑6.3%,平均每噸玻璃纖維及制品的進口價格比出口價格高出2.14萬元。

       

      就全球而言,玻纖主要應用領域集中在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電子電氣、工業應用以及新能源環保等領域,占比約為35%、29%、15%、12%和9%。其中有相對偏周期的應用領域(建筑建材等),也有比較新興的應用領域(汽車輕量化、5G、風電),所以玻纖行業兼具“周期”和“成長”雙重屬性,伴隨著行業的發展進步,其“成長”屬性不斷增強。我國玻纖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交通運輸、電子電氣、管罐、工業設備、風電等能源環保領域,占比分別為34%、16%、21%、12%、10%、7%,與全球玻璃纖維消費結構相比,我國玻璃纖維在交通運輸和電子電氣領域的應用比例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就全球而言,玻纖主要應用領域集中在建筑建材、交通運輸、電子電氣、工業應用以及新能源環保等領域,占比約為35%、29%、15%、12%和9%。其中有相對偏周期的應用領域(建筑建材等),也有比較新興的應用領域(汽車輕量化、5G、風電),所以玻纖行業兼具“周期”和“成長”雙重屬性,伴隨著行業的發展進步,其“成長”屬性不斷增強。我國玻纖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交通運輸、電子電氣、管罐、工業設備、風電等能源環保領域,占比分別為34%、16%、21%、12%、10%、7%,與全球玻璃纖維消費結構相比,我國玻璃纖維在交通運輸和電子電氣領域的應用比例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三、市場格局:行業集中度高,寡頭競爭格局保持不變

       

      當前全球和我國的玻璃纖維市場集中度整體較高,行業較高的進入壁壘和下游復合材料行業對玻纖成本、品牌、品質、企業知名度的重視,以及龍頭企業成本逐步下降、產能持續擴張,使現有競爭格局難以被打破。全球范圍來看,玻纖制造領先的企業主要有中國巨石、泰山玻璃纖維、重慶國際復合材料、美國歐文斯科寧、日本電氣硝子公司、美國佳斯邁威,這六大玻纖生產企業的玻纖年產能合計占到全球玻纖總產能的68%。從國內來看,自2000年以來,中國玻纖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我國玻纖行業企業龍頭為中國巨石,玻璃纖維行業產量集中度較高,2020年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產量CR3占比達到72%,CR5占比達到83%,2021年我國五大玻纖生產企業的玻纖年產能合計占到國內玻纖產能的81%。隨著中國玻纖企業的迅速崛起,世界玻纖格局正不斷被改變。

      當前全球和我國的玻璃纖維市場集中度整體較高,行業較高的進入壁壘和下游復合材料行業對玻纖成本、品牌、品質、企業知名度的重視,以及龍頭企業成本逐步下降、產能持續擴張,使現有競爭格局難以被打破。全球范圍來看,玻纖制造領先的企業主要有中國巨石、泰山玻璃纖維、重慶國際復合材料、美國歐文斯科寧、日本電氣硝子公司、美國佳斯邁威,這六大玻纖生產企業的玻纖年產能合計占到全球玻纖總產能的68%。從國內來看,自2000年以來,中國玻纖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我國玻纖行業企業龍頭為中國巨石,玻璃纖維行業產量集中度較高,2020年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產量CR3占比達到72%,CR5占比達到83%,2021年我國五大玻纖生產企業的玻纖年產能合計占到國內玻纖產能的81%。隨著中國玻纖企業的迅速崛起,世界玻纖格局正不斷被改變。

       

      從行業重點企經營情況來看,中國巨石主要從事玻璃纖維及制品的生產、銷售。根據公司年報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巨石的玻纖及制品營業收入呈逐年穩步增長走勢,2021年公司的玻纖及制品營業收入漲幅明顯,達到178.45億元,同比增長61.55%,比2017年玻纖及制品年度收入增加了94.2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玻纖及制品營業收入為93億元,增速14%。從盈利情況來看,2017-2022年上半年期間公司的玻纖及制品業務收益良好,毛利率區間范圍為35.14%-49.87%。近年來公司的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金額整體上升。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大幅增長至5.52億增速61.63%。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為2.95億元,研發投入占總營業收比重2.48%。

      從行業重點企經營情況來看,中國巨石主要從事玻璃纖維及制品的生產、銷售。根據公司年報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巨石的玻纖及制品營業收入呈逐年穩步增長走勢,2021年公司的玻纖及制品營業收入漲幅明顯,達到178.45億元,同比增長61.55%,比2017年玻纖及制品年度收入增加了94.2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玻纖及制品營業收入為93億元,增速14%。從盈利情況來看,2017-2022年上半年期間公司的玻纖及制品業務收益良好,毛利率區間范圍為35.14%-49.87%。近年來公司的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金額整體上升。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大幅增長至5.52億增速61.63%。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為2.95億元,研發投入占總營業收比重2.48%。

       

      四、發展趨勢: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高端材料進口依賴度降低

       

      1、產品應用范圍日趨廣泛,玻璃纖維市場需求前景廣闊

       

      當前,全球玻纖生產消費大國主要是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其人均玻纖消費量較高。與國際相比,我國玻纖產品品種規格少,應用范圍窄,人均玻纖消費量較低。但這些情況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我國的玻纖產業還存在大量市場空間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應用領域,許多細分市場甚至根本未被開發。同時,國內優秀的玻璃纖維行業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玻璃纖維企業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玻璃纖維行業中的翹楚。長遠來看,中東、亞太基礎設施的加強和改造,對玻纖需求增加了很大的數量,隨著全球在玻纖改性塑料、運動器材、航空航天等方面對玻纖的需求不斷增長,玻纖行業前景仍然樂觀。另外玻纖的應用領域又擴展到風電市場,這將是玻纖未來發展的一個亮點。能源危機促使各國尋求新能源,風能成為如今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在風電領域也開始加大力度投資。隨著我國玻纖制造企業生產工藝的逐步創新突破,以及國內對玻纖及其制品的應用范圍日趨廣泛,未來我國玻璃纖維市場空間廣闊,玻纖及其制品需求規模將呈持續增長態勢。

       

      2、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高端材料進口依賴度降低

       

      近年來我國玻璃纖維行業持續發展,企業產能不斷擴大,但仍存在部分企業主要依靠低成本投入獲取發展,且行業低端產品和低效產能盲目擴張。同時,盡管我國玻纖及其制品行業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但高附加值產品大部分仍由外資企業生產供應。上述原因共同導致國內玻纖市場呈現出低端產品產能過程、同質化嚴重,而高端產品供應不足、極度依賴進口的局面,這將不利于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及其下游5G通信、汽車電子、IDC服務器以及消費電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材料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為鼓勵和支持玻纖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進行大力扶持,將玻璃纖維及其制品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為行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政治環境。其中,2021年12月由國家工信部頒發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明確將特種玻璃熔化成型技術、特種玻璃纖維等高性能纖維智能化池窯連續拉絲及材料深加工技術產業化應用列為技術創新重點方向。同時《規劃》提出,要圍繞大飛機、航空發動機、集成電路、信息通信、生物產業和能源產業等重點應用領域,攻克高性能功能玻璃等關鍵材料,建設先進玻璃等制造業創新中心,到2025年,關鍵材料保障能力得到提升。未來,隨著國家對玻纖產業支持政策的推出與實施,行業將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帶動玻璃纖維行業產品結構、產能結構和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同時加快國產玻璃纖維高端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共同推進玻纖產品的國產替代進程,降低我國玻纖高端材料進口依賴度。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uper-e.cn)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玻璃纖維空氣濾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本文采編:CY399
      精品報告智研咨詢 - 精品報告
      2023-2029年中國玻璃纖維空氣濾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2023-2029年中國玻璃纖維空氣濾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

      《2023-2029年中國玻璃纖維空氣濾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玻璃纖維空氣濾紙行業企業競爭策略建議,2023-2029年中國玻璃纖維空氣濾紙行業投資壁壘及風險,玻璃纖維空氣濾紙行業發展趨勢與項目投資建議等內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請聯系:

      文章轉載、引用說明:

      智研咨詢推崇信息資源共享,歡迎各大媒體和行研機構轉載引用。但請遵守如下規則:

      1.可全文轉載,但不得惡意鏡像。轉載需注明來源(智研咨詢)。

      2.轉載文章內容時不得進行刪減或修改。圖表和數據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數據來源。

      如有違反以上規則,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研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